今年4月3日及4日之兒童與清明節為法定休假日,雇主應依規定給假並給薪,如適逢勞工休息日或例假者,應由勞雇雙方協商擇日補假。若雇主徵得勞工同意出勤,月薪制勞工應加給 1 日工資,時薪...
每年勞資爭議案件數約2.5萬至2.7萬件。勞動部統整前4大勞資爭議類型,多年蟬聯爭議類型之冠是「積欠工資(包含加班費)」,占4成2,其次為「未給付資遣費」、「積欠職業災害補償」與「...
有民眾求職被通知錄取,跟原公司提離職確定後,卻遭新錄取的公司反悔,表示要收回錄取通知,這位勞工向北市勞動局陳情,最後調解成立,新公司雇主要賠償勞工2個月工資。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日前查得某業者以勞工於試用期間離職,依其所訂勞工基本規章要求該勞工分擔制服費用,且逕自工資中扣款;勞動局審認該業者未全額給付工資,違反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規定,...
有雇主將公司損失轉嫁給勞工,直接從勞工次月工資內抵扣相關賠償費用;或是有雇主訂立違反相關規定之違約金條款,違約事由發生時,雇主以預扣工資的方式向勞工收取違約金。但工資依據勞動基準法...
一份最新調查發現,台灣逾9成上班族,對自己的「工作報酬率」不滿意,認為總收入並沒有實質反映投入總工時;覺得自己報酬率高的,不足1成。勞工們普遍認為,應加薪至少16%,才能擺脫「工不...
依據《勞動基準法》規定,特別休假是每位勞工應享有的法定權利,但有分成「週年制」、「曆年制」等不同的計算方式,讓民眾感到困惑,這兩種特休制度有何不同?對勞工權利義務產生什麼影響?
春節期間的假別共有3種,分別是國定假日、休息日、例假日 ,需要先釐清各式假別的名目,才能明確地去做加班的倍率計算。
非自願離職勞工於失業期間之兼職工作收入,如果沒有達到基本工資時,仍然可以領取失業給付。不過在計算失業給付的發給金額時,會將兼職收入和原來申請的失業給付金額合計,兩者加總後的金額不得...
歲末年終之際,許多雇主依照民俗慣例,在春節前後舉辦尾牙或春酒活動,藉此犒賞員工一整年的辛勞。勞動部提醒,歡度尾牙或春酒活動時,如在該場合發生員工間的性騷擾事件,雇主仍應負性騷擾防治...
勞動部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於113年9月4日召開會議,決議明(114)年起每月最低工資由新臺幣(以下同)27,470元調整至28,590元,調升1,120元,漲幅約為4.08%;每小...
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提供勞工發生保險事故時的經濟安全保障,為了讓勞工朋友更明瞭相關加保權益規定,勞動部整理幾個常見問題,一次報乎你知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